发布者:魏海燕
浏览次数:164
时间:2020-05-21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许昕
“玉亭夫妇的忙碌,不能不使我们想起十年前在这同一地方召开的那次批判会。我们会想起当年的二流子王满银,死去的老憨汉田二和下山村的那个‘母老虎’……十年过去了,玉亭夫妇和村民们又在这里忙着准备会场。不过,这里将要举行的不再是批判‘资本主义’的大会,而恰恰是为了表彰一个发家致富的人为公众做出的贡献。这完全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大陆十年沧桑变迁的缩影。十年,中国的十年,叫世人瞠目结舌,也让我们自己眼花缭乱!”
——引言(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读完《平凡的世界》,一幅描绘着中国几十年巨大变迁的画卷在我面前展开。
这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以黄土高原上一户普通农民孙玉厚一家的故事为主线,以一家三代、三兄妹成长所经历的变化,展现了中国的变化。
孙家的大哥孙少安13岁便辍学,同父亲一起扛起了全家。少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幕,便是他在辍学前对父亲说的那一番话:
“爸爸,我回来劳动呀。我已经上到了高。庖膊蝗菀琢,多少算有了点文化。就是以后在村里劳动,也不睁眼瞎受罪了。我回来,咱们两个人劳动,一定要把少平和兰香的书供成。只要他们两个有本事,能考到哪里,咱们就把他们供到哪里。哪怕他们出国留洋,咱们也挣命供他们吧!他们念成了,和我念成一样。不过,爸爸,我只是想进一回初中的考。晃乙謇锎逋獾娜酥っ,我不上中学,不是因为我考不上!”
这番透露着成熟,隐藏着担当,还焕发着一股子倔强的话语,是从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口中吐出的。他还只是个孩子。≡谝桓鲇Φ倍潦樯涎,应当与伙伴追逐嬉戏、打打闹闹的年纪,生活却逼着他扛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都说农村孩子成熟早,其实不过是他们比那些生活条件优越的同龄人们,更早认识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罢了。
少安代表着的,是解放初期家庭条件恶劣,渴望改变命运,却被贫穷压垮了的人们。贫穷是多么可怕,它看不见,摸不着,却真真切切的影响、甚至压制着你的生活。它束缚住你追梦的步伐,阻挡着你走向未来的道路,甚至压抑着你摆脱它的勇气。
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非老二孙少平莫属。他所象征的是在改革中成长的青年人们。与大哥不同,他受到的教育比哥哥多,读到了高中。而高中同学田晓霞引导着他读书看报,令他的思维、眼光更加开阔,也使得他不愿像一般农家的孩子一样,才二十出头便早早的娶妻生子、成家。他与大哥一样早早的成熟,却又不愿像大哥一样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他骨子里充满着冒险的精神,这股子劲儿促使他成为了一名煤炭工人。掏炭的工作充满着危险,付出的体力也并不比种田少,可少平无怨无悔地做着,甚至在井下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意义,自己的无数个明天。
少平的思想与他思考问题的态度、深度令我深切的体会到:职业本身并无贵贱,人的高度不是由所处的位置决定的,而是由思想决定的。
少平最吸引我的一点便是他那颗从未停止学习的心。他爱读书,哪怕在矿井下,也总会从高强度的劳作中挤出时间来读书。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分人的贵贱高低,只在乎于你是否真的想要学习。而学习也不仅限于德赢新版app、课本,学习本质上来源于生活,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热爱学习的心,生活中处处、事事都是值得学习的。
该说说孙家的老幺——兰香了。兰香属于改革开放后国家最早培养的一批科技人才。她虽出身农家,但却真真切切的用知识改变了命运。不仅是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也被千千万万个兰香们改写着。正是因为兰香们,我们才得以在世界科技领域立足,并在许多方面领先于世界!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数十年间,有着无数的少安、少平和兰香。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双手改写着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也改写着国家的命运。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习主席这句2018年的新年寄语与三十年前的这本书中所蕴含的寓意十分吻合。没有从天上掉下来的幸福,在这平凡的世界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这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过完一生;若是想要将平凡的生活绘成五彩斑斓的画卷,那便要用自己的双手,勤勤恳恳地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