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职工疫情防控期间行为指引
1. 加强政策学习、关注疫情形势。认真学习教育部《德赢新版app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期间行为指引 (试行)》,落实自我管理责任。关 注“华南理工大学人事处”微信公众号,了解、学习疫情防控相关内容。及时关注全国疫情形势、德赢新版app及居住地疫情情况,了解防疫要求。
2. 遵守校门管理、落实核酸检测。积极配合做好入校登记,接受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主动出示健康码。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每周一上班前向所在二级单位主动报送健康绿码和“7 天阴性”核酸检测结果。若健康码为黄码、红码 ,按《工作指引》第三项处理。无“7 天阴性”核酸检测结果者,暂不可返校返岗。核酸检测要求变化时,按最新要求执行。
3.谨慎离穗出行、落实返穗报备。非必要不前往出现本土病例的县 (市、区、旗) 和境外。如确有必要计划离穗出行的教职 工,须严格落实请假备案制度,提前填写《教职工离穗申请表》, 详细说明行程安排,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居住地若有阳性病例出现,需及时报告,并遵守德赢新版app疫情防控期间工作规定,遵守属地封控、管控、防控和常态化疫情管理。教职工或教职工同住人员从穗外返穗的,教职工应及时、如实、详细填写《当日从外地返穗教职工或同住人员情况登记表》,并第一时间报送至所在二级单位,同时在“穗康”微信小程序上填报相关行程。
4. 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关注自身和同住人员身体健康情况,若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 (发烧、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 ,应及时、如实、
主动向所在二级单位报告 自身及同住人员健康状况。详细填写《教职工及同住人员疫情防控统计表》报所在二级单位。
5. 配合属地管控、做好健康管理。教职工本人若被定为阳性、密接、次密接、重点人员,或出现健康码异常、收到疾控短信情况,教职工应自查原因并根据《工作指引》第三项对照相应情况处理。教职工同住人员若存在异常情况,教职工应第一时间确认家属涉疫情况并按《工作指引》第三项执行相关管控。若家属为阳性、密接者、次密接者,教职工不可返校,及时将相关情况报所在二级单位,根据《工作指引》第三项对照相应情况处理。若同住人员健康码为黄码、红码,有涉疫地区旅居史,一般情况下进行 7 天自我健康监测。
6. 积极接种疫苗、共筑免疫高墙。坚持知情、同意、 自愿原
则,符合条件的教职工尽早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还可进行 1 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接种完毕后将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详细情况上报所在二级单位。
二、二级单位疫情防控期间行为指引
1. 加强政策学习、关注疫情形势。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区、德赢新版app疫情防控要求,从严从细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关注“华南理工大学人事处”微信公众号,了解、学习疫情防控相关内容,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工作,落实二级单位主体责任。
2.严把出入口关、掌握行动轨迹。实时关注疫情发展情况,清楚境内 7 天内阳性个案发生地市,严格落实请假备案、离穗申请制度,非必要不前往出现本土病例的县 (市、区、旗) 和境外, 原则上
同意教职工出国 (境) 申请,《离穗申请表》二级单位留存备查。全面摸查、动态掌握本单位教职工及其同住人员的连续 7 天内行程信息和健康状况;清楚每位教职工家和家乡情况;
严格实行返穗教职工及其同住人员备案制度,及时汇总、报送《当日从外地返穗教职工或同住人员情况登记表》至人事处公务邮箱,督促教职工在“穗康”微信小程序上填报相关行程,监督从涉疫地区返穗的教职工按疾控部门要求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
3.关注心理健康、加强人员管理。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关注教职工心理状况,及时疏导教职工负面情绪。强化危机识别与干预意识,健全心理干预机制。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宣传,提高教职工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做好解释与沟通工作。利用“穗康”和“粤省事”小程序、APP上团体码等功能,及时掌握教职工健康码、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数据等信息,督促返穗教职工及时到“穗康”小程序上填报相关行程,加强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有效性。
4. 强化监测预警、做好应急处理。定期配合德赢新版app组织教职工进行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人。每周一查验教职工健康码颜色和“7天阴性”核酸检测结果,核酸检测要求变化时,按最新要求执行。关注教职工身体健康情况,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做好缺勤、请假记录,每天及时填报《考勤情况日报表》,对因病缺勤缺课教职工,坚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建立并不断优化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控预案,提升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若发现本单位出现阳性、密接、次密接者或出现教职工健康码异常、收到疾控短信等情况,二级单位应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并按《工作指引》第三项对照相应情况处理。
5.推进疫苗接种、定期自查自检。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宣传,逐一动员,落实符合接种条件的教职工接种疫苗,筑牢
群防群控防线。对照《疫情防控工作自查表》定期自查自检。
三、涉疫教职工处理方式指引 ( 一人一档、动态更新)
1.阳性、密接、次密接、重点人员。一旦接到教职工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病例 (含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异常) 及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等情况报告时,应落实教职工立即离岗居家,向属地居委、单位和疾控部门报备,并按居委和疾控部门要求执行相关管控措施。若教职工有返校经
历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1 ) 了解教职工在校行动轨迹、排查与其接触的校内人员情况并将姓名、人事编号/学号、所在二级单位等信息及时报送人事处;
(2) 立刻联系相关部门对教职工校内活动区域进行消杀;
(3)1 小时内报送教职工情况报告 (个人健康和健康管理情况、排查情况、消杀情况等)。
2. 发现次次密接者。二级单位应落实教职工立即离岗,进行
核酸检测,并开展 7 天自我健康监测。
3. 发现红码者。一是立即向属地社区 (村) 、单位、疾控部门报告,如实准确提供个人近期旅居史、接触史、个人健康情况,不得瞒报、漏报。二是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三是在等待被转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做好自我隔离,佩戴好口罩。二级单位要及时、主动了解健康码异常原因,填报《教职工及同住人员疫情防控统计表》,跟进其健康 状况和管控情况。
4. 发现黄码者。提醒黄码人员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备,按防控
挥部通知或短信指引进行健康管理,前往附近黄码快速检测专区按要求完成核酸检测,并填报《教职工及同住人员疫情防控统计表》。若防控指挥部明确要求三天两检,且说明“黄码人员在未获取两次核酸全部阴性前,避免参加人群聚集活动,工作和生活
两点一线”者,待健康码转绿后,可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来校在独立办公室工作,不上课、不参加会议、不去多人大办公室、不去食堂、不去德赢新版app宿舍和教室等。教职工完成相应核酸检测后,
二级单位收取健康绿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备案。
黄码原因:
一是与阳性病例涉及的重点场所、区域一定时空范围内有交集。二是与阳性病例接触过的人员在重点场所、区域一定时空范围内有交集;未必是和阳性病例有直接、间接的接触,也有可能是与其接触人员在时空上有一定的交集而导致的。
5.发现收到疾控短信者。提醒收到疾控短信者尽快向所在社区报备,前往就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或医疗机构) 进行核酸检测,从收到短信之日起按短信要求执行,并同时开展 7 天自我健康监测,详细填报《教职工及同住人员疫情防控统计表》。完成短信要求后,二级单位收取健康绿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备案。
6.有省外返穗、旅居和途径涉疫重点地区者。了解教职工离穗、旅居和途径涉疫重点地区期间的详细行程,查验其健康码,查询共享表格《防疫工作通知和Q&A》,按表上城市或地区对应 管控措施执行,及时跟进教职工执行情况。
四、涉疫常见问题,请关注“华南理工大学人事处”微信公众号“服务指南-疫情防控”栏,链接:/hr/p4475c15031/list.ht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