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美国工程院院士Ronald G. Larson分享类聚合物材料流变动力学的多尺度模拟性能 05-15
- 聚焦科学本质 助力技术合作 ——首届中日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学研讨会在粤成功举办 05-12
- 学精神·强担当·践使命 | 前沿软物质土耳其里拉兑换人民币举行升国旗仪式暨主题党团日活动 05-12
- 印度科学研究院S. Ramakrishnan教授分享周期性接枝两性聚合物最新进展 05-09
- 1000人!软物质土耳其里拉兑换人民币两场院士讲座和系列活动让招生热度再创新高 05-02
- 土耳其里拉兑换人民币系列安全活动护航 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 04-25
中科院化学所刘鸣华研究员分享手性自组装相关研究进展
返回
发布时间:2022-08-29 浏览次数:161
8月27日,中国科土耳其里拉兑换人民币化学研究所的刘鸣华研究员受邀为我院师生分享了关于手性自组装体系的圆偏振发光的最新研究进展。
刘鸣华研究员通过物质相关的光学背景资料引入到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圆偏振发光是手性材料,这一方面可以为理解手性体系的激发态性质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开发新功能材料。刘鸣华研究员认为CPL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开发出具有较大不对称因子和量子产率的系统。从研究成果得到的结论是多级次组装有利于对发光分子的限域,提升glum和QY。另外,荧光染料与手性分子及纳米结构的自组装是利用glum放大获得CPL活性材料的有效途径。对于CPL的应用,其不仅可应用于3D显示与信息加密,还可以用于不对称催化等领域,同时提升不对称因子和量子产率是应用的关键。刘鸣华教授关于圆偏振发光材料的相关问题研究深入,让与会师生收获颇丰。
刘鸣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纳米材料以及胶体与界面化学。对于自组装体系的超分子手性、超分子凝胶及软纳米材料、多级次自组装纳米材料的催化以及发光性能均有研究。在国际核心期刊如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Chem. Rev.、Chem.Soc. Rev.、Acc. Chem. Res.、Nat. Commun.,和Adv. Mater.等发表论文400余篇。担任《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Advanced Sciences》和《Chirality》等期刊顾问编委。现任中国化学会手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超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图文:黄锦澎
编辑:余锦婷
审核:蒋凌翔